close

從小身長在北台灣的我,對花東向來陌生;

趁著工作轉換,嘗試打工換宿的旅遊生活,也意外地一併環島了。

 

這次目標,就是好好認識花東和墾丁;

平常搭車就能到的地方,也就不是停留的重點。

設定了花蓮蘭嶼台東恆春的換宿計畫,

聯絡好了花蓮和蘭嶼的換宿店家,

就打包了行李、騎著機車出發了。

 

騎著車,從桃園出發,騎了將近八個小時的車,

途經宜蘭,簡單的吃個飯,直殺花蓮,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換宿。

第一站的換宿,心情是期待的、害怕的,

又,一開始就選了戶外活動公司換宿,

好多相處、工作,都是未曾聽說的。

不知道到底這樣的工時、工作合不合理?到底福利算不算好?

心中有好多疑惑,卻又不知道該不該提;

有時候聽著換宿的夥伴們抱怨,也不免動搖。

  

雖然有些疑惑,換宿的日子大抵還是歡樂的;

四天班三天假的排法,讓我們能盡情出遊、用力上班。

跟著公司活動出遊、帶團;

放假時騎著自己的車、在老闆的推薦下,整個花蓮四處竄。

一個月的日子,其實也一眨眼就過了。

 

準備出發到蘭嶼當天,清晨就從花蓮騎車動身前往台東富岡漁港,

中途到成功漁港吃吃生魚片,到了富岡也騎了將近四小時。

中午蹬上往蘭嶼的金星號,開啟為期兩個月的換宿。

很幸運,這站的民宿老闆是個超慷慨的大好人。

不只給豐厚的津貼,聘請充足的小幫手人力,

冰櫃內也總是備滿食材任我們使用,

甚至老闆在民宿內的日子,也總是為我們準備誇張的晚餐,深怕我們餓瘦了。

 

除了日常房務整理、幫忙接送客人到機場或碼頭,

偶而協助處理櫃檯,收款、聯繫活動教練;

也因為開工時間早、人手多,總能很早收工。

  

自己民宿的夥伴,加上社群認識的其他小幫手,還有熱情的在地人和旅客,

每天都有揪不完的活動,不論是當觀光客踩點找餐廳,或是找下水點自潛,

偶而揪團玩玩桌遊、在發呆亭上嗑嗑瓜子、喝喝飲料,到別人家串串門子。

白天忙得充實,夜晚卻也悠閒地像退休般清幽。

  

 

搭上回程的船,忍不住哭了,有些人有些事,分開後再也回不去了;

回到台東,馬不停蹄地又到了下一間換宿地點,卻仍有些魂不守舍。

回到市區忘記了怎麼騎車,忘記原來路口有紅綠燈、岔路要會車,花了幾天才適應。

位在市區的民宿很簡單,只需要一個人打掃,老闆娘下班再處理櫃檯;

闆娘一家四口也住在民宿裡,晚餐也總是熱情的帶著我一起吃。 

 

白天一個人打掃、一個人出遊;晚上,睡在混合房的背包客床。

習慣了蘭嶼一群人的生活,這裡如果不是闆娘熱情介紹,有時還真不知空閒時間去哪裡好。

把握一週一天的休假,追完了心心念念的熱氣球,

還幸運的遇到,八月月光海和Pasiwali音樂祭,

甚至,到老闆鄉下的民宿住了幾天、認識了其他旅人。

這為期兩週的換宿,也是屁股還沒坐熱,就又要起身了。

 

騎車到恆春的路上,突然覺得換宿換得過癮了,

想到先前計畫的台南和南投,變得提不起勁

恆春的換宿是獨棟villa,兩個管家整理四棟房子,加上一個小幫手。

房務工作其實相對簡單,大部分雜事都有管家協助;

再上去還有代管公司管理,每隔一段時間也都會派人察看。

 

平常獨自住在櫃台後方的備品區上方,一開門就正對大廳;

管家下班後,就只剩自己在辦公室內,

若沒有窩在備品室內,時常遇到兩旁住客詢問各種事物,

沒有一個可以清靜的客廳,大概是比較心煩的事吧!

  

只有兩週的換宿,無心認識其他店家的小幫手,

人生地不熟又不知道能上哪兒,到了墾丁大街繞繞、回顧了鵝鑾鼻燈塔,

而墾丁熱鬧的海,多是水上活動,少有地方可以泡泡水、看看魚。

或許,還是找戶外活動的店家,人多、活動多,會熱鬧許多。

 

換宿的日子,一眨眼就過了三個多月,

偶而,和朋友、家人分享著換宿的生活,也漸漸想家了;

在結束恆春換宿後,毅然決然的打消了到台南和南投換宿的計畫。

開始回程,一併拜訪朋友們

 

從恆春出發,

分了幾日,到高雄、雲林北港、彰化、台中和苗栗停留,拜訪朋友。

唯一特意停留旅遊的,大概就是古色古香的台南了吧!

  

從恆春騎三小時的車,到高雄駁二特區和朋友聚餐、晃晃、分享近況,

僅待了半天,傍晚又騎了一個半小時的車,到台南過夜。

留了一天一夜,吃遍美食、拜訪奇美博物館、赤崁樓等,還有許多值得再次拜訪!

 

從台南騎了將近三小時的車,到北港祖父家,

瘋狂的環島舉動,不免讓老人家開玩笑地虧「笑誒」(台語:神經病),卻又一邊準備豐富美食。

在北港待了兩天,剛好踫上中元普渡,連隔壁親戚都回來了,

看著我在蘭嶼曬成小黑炭,也熱絡關切。

  

從北港到彰化,品嚐了朋友手沖咖啡的美好;

相互分享著這幾個月的近況,我的換宿、他們的咖啡小舖,一起期許未來的日子。

傍晚,又繼續騎車北上,到台中,找了準備宴客的閨蜜,

聽聽她結婚後的新生活、準備宴客的準備狀況,

聊著聊著自己就成了收禮金的幫手(?!)。  

 

  

從台中北上到苗栗,擔任店長的姐妹淘特意排了兩天休假,

要我們好好在她家玩玩桌遊、聊聊近況。

準備回程前,還特意到了她上班的地方看看,才在傍晚回到桃園住所。

在經歷將近一個月,獨自換宿的生活後,看到老朋友們特別開心;

即便只是吃吃飯、喝個咖啡、聊聊天,仍覺得無比幸褔。

回到家,心裡不免有些五味雜陳,感覺種鬆了一口氣,卻又有些落寞。

 

其實,2015年,就騎單車和表弟環島了一遍;事隔五年,流浪起來卻完全不一樣。

方便的智慧型手機和谷歌大神,讓心血來潮的出遊變得簡單;

這些年認識的朋友,四散全島,到哪都有「當地人」照料。

去年辭職換來的gap year,也總算沒有白過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青菜宮宮 的頭像
    青菜宮宮

    青菜宮宮的部落格

    青菜宮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